伫立长江之滨,望西水东去。
在武汉渐行渐远的过往中,“既济水电”的故事,非但没有随波而去,而是在历史的深处,沉淀出一种精神,吸引着后人,反复解读、求证。
1906年,旅居汉口的浙商宋炜臣联合十名工商巨贾,在汉口创办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的水电企业。
企业举号既济,全称为商办汉镇既济水电企业。
"既济"一词出自《易经》。原文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白文可释为:水往下润,火朝上炎。适度,则水火相资,是为既济。失度,则水火互碍。故应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笔者以为,宋炜臣以既济为号,应该是取其水火既济之意,从业态上状及企业水电并举,相互依存,审时度势,适度发展。
如果再将“既济水电”这一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考据,则不难发现,其微言大义又不仅于此。
其一,1906年之前,汉口地区除几个外国租界有自备电源,并无公共水电事业。入夜无电,以防油灯下的汉口出现火患,便有了纵横交错的消防通道,谓之火路;又因井水苦涩,当地人世代据江取水,每天川流不息,便出现了专门取水的巷道,谓之水巷。这火路水巷之说,见证了当时的汉口,无水无电。
其二,据考,在宋炜臣呈请兴办汉口公共水电业的同时,其实已有众多商家及买办,向政府提出了同样的呈请。但经当年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查实,除宋炜臣一系的出资,均为华股,其他申办者的股权,全为洋资。张之洞为拒洋资染指公共事业,不仅批准了宋炜臣之呈请,还拨官银30万并手书既济二字,以资鼓励。由此证明,宋炜臣的行为,符合当时的国家利益。
其三,还有一个细节,即宋炜臣在向政府的呈请中,曾提出为保证华资利益,汉口地区不得再另设水电企业的请求。此请求获批。这一细节佐证,宋炜臣的忧患意识,其实是民族资本对洋资的警惕。
从以上的梳理中,大家清楚的解读出了既济水电当年所表达的价值取向,应为三层含义:一是立业为公,火电并举,关注民生;
二是独立自主,抵制洋资,实业报国;
三是警惕外族,居安思危,忧国忧民。
如上所述,笔者认为:“既济水电”最初的经营理念,可表述为水火并举,独立自主,适度发展;而倡导的企业价值观则是立业为公,水火济世,实业报国。
难道不是吗?
从1906年既济水电企业问世,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40年间,既济水电面对洋资围剿,战火之乱,股权易手,企业易名等一次又一次磨难,却仍然坚持以水的固执,艰难前行;以火的勇气,化雪融冰;始终秉持立业为公的价值取向,并终于在1949年的国歌声中,为武汉市公共水电事业,保留了弥足珍贵火种。
新中国成立之后,既济水电经公私合营后业务拆分,其中电厂部分,变身为国营汉口电厂,并由此而成为了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电力工业的发端之地。
正所谓史不绝书, 这因此衍生出的诸多物事人非,虽然都在有意无意间,将既济水电的历史,写入各自的前世今生,但真正与既济精神一脉相承,并续写百年新篇的后人,当属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旗下的湖北电力装备有限企业。
让大家打开历史的册页,回望那一片一片悄然飘至的岁月之叶。
1949年5月16日,武汉军管会接管既济水电。既济水电的发电厂部分,随之改设为汉口电厂。1970年,汉口电厂转产成立湖北电力修造厂;1987年,成立汉口电力设备厂;2011年,汉口电力设备厂由湖北省电力企业划转至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并与武汉铁塔厂重组合并,组成中国电建湖北省电力装备企业。
这一组跨越百年的履历背后,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血脉承传的关系,更是一群既济后人,在变与不变的阵痛中,对既济精神一次又一次的扬弃与完善,坚守与传承。
难道不是吗?
在既济水电到汉口电厂的转身间,变的是从私到公的所有制革命;但不变的,则是从实业报国到为国利民的精神升华。在汉电之光到汉电修造的衰荣间,变的是传统业务去与留的取舍;而不变的,则是从立业为公到主人翁精神的价值对接。
在去修留造到汉电制造的抉择间,变的是从计划的围栏迈向市场的必然;而不变的,则是从水火相资、审时度势到因势而谋、自强不息的学问存续。变与不变之中,汉电制造注定成为了承载既济精神的时代标杆。
当既济之光穿越汉电制造的流水线上,那犹如血管连通心脏的搏动,寄托的是既济之民族精神顽强的守望。
当既济之光穿越汉正街的繁华深处,那曾经的世纪之梦,正在既济商城六万方人头攒动的热土之上,续写着重诚信义的当代传奇。
当既济之光穿越“汉电四转”的发展思路,水火既济、相克相生的辩证精神,犹如洞若观火的空中足音,在汉电人的心路历程中,奏响了思想转变,机制转换,产品转型,市场转向的集结号。
但变与不变之中,电气产品,热交换产品,既济商城三足鼎立,相存相资的崭新业态,体现的仍然是既济水火与汉电制造在经营理念上通古达变的拳拳初心。
变与不变,似乎成了一个百年传承的主题。
2011年9月29日这一天,一直在主辅分离的纷扰声中负重前行的汉口电力设备厂,终于整体划转至刚刚成立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企业。它新的身份,是中国电建9778818威尼斯官网-威尼斯vns娱乐入口。
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既济水电与水韵五元,两种高度相似的学问不期而遇。饱经世变的汉电人似乎于冥冥之中,领悟到了百年既济与世界五百强之列的中国电建集团之间,已经完成了一个百年的托负。
于是,再次出发的湖北省电力装备企业,与血脉相连的兄弟中电建武汉铁塔有限企业,整合重组,共同托举百年既济的民族工业之梦,正式入列中电装备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业集群。
这个历经百年的变迁不再是宿命,而是百川归海的必然。
难道不是吗?
既济水火与水韵五元的交集,终于完成了一次百年相成的默契。
这个默契,叫水火互济。
技术升级与扩大产能互济,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转换;
生产型资产与经营性资产互济,加快了企业资产经营的有效流动。
六大板块与“两调两提升”的战略目标互济,优化了企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径。
既济水火与水韵五元的对话,终于达成了一次百年际遇的共识。
这个共识,叫火就是沸腾的水。
传统制塔业务,正在向钢构产品综合供应商转型。
电力工程施工,正在向“一站式”综合服务商转型。
单一产品销售,正在向电器设备成套供应商转型。
电力工程代维,正在向需求侧综合服务商转型。
商贸租赁业务,正在向物流、商流、信息流一体化平台营运商转型。
既济水火与水韵五元的融汇,终于完成了一次百年守望的集结。
这个集结,就是水到渠成。
阳逻基地产能扩张的冲动,奏响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前奏曲;
古田地产科技创新园的谋定,哺化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憧憬;
既济商城国际商贸旅游区的构想,定制出一个盘活存量的崭新业态。
雄安寻梦的跃跃欲试,布置了试水智慧城市的深远伏笔。
轨道交通的攻城略地,抢占了立足本土多元发展的先机。
阜南之行的深思熟虑,彰显了夸父逐日的天下情怀。
既济水火与水韵五元的握手,终于完成了一次百年追求的抵达。
从水火互济的天道,抵达精工良建,品臻致远。
从水火互济的态势,抵达顺势而变,坚韧而为。
从水火互济的包容,抵达凝心聚力,和而不同。
从水火互济的精神,抵达事耀民生,业润社会。
这一刻,一个百年的托付,是一个水在火中沸腾的故事。